治療牙周病除了專業醫師的協助外,日常飲食也是關鍵的一環。正確的營養攝取能幫助牙齦修復、減少發炎,讓治療效果更加穩定。高雄牙周病患者在療程期間與術後若能注意飲食內容,不僅能加快恢復速度,也能有效降低復發機率。本文將說明高雄牙周病患者應吃與避免的食物,幫助你從飲食中養出健康牙齦。
牙周病治療期間的營養重點
牙周病會導致牙齦組織受損、發炎與流血,因此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可幫助組織修復與免疫力提升。主要營養建議如下:
• 維生素C:促進膠原蛋白生成,有助牙齦組織修復。可多吃奇異果、橘子、花椰菜。
• 維生素D與鈣:維持骨質健康,穩定齒槽骨結構。建議攝取牛奶、小魚乾、豆腐等。
• 蛋白質:幫助細胞再生與傷口癒合,如豆製品、魚肉、雞胸肉。
• Omega-3脂肪酸:具有抗發炎效果,存在於鮭魚、亞麻仁籽中。
這些營養素能加強免疫反應,減緩高雄牙周病的惡化速度。
術後初期應選擇的食物
牙周手術或深層清潔後,牙齦較為脆弱,建議以「軟質、溫和」食物為主:
• 可食用:豆花、布丁、優格、馬鈴薯泥、稀飯、蒸蛋。
• 避免食物:辛辣、油炸、過熱或含酒精飲品。
建議分多次少量進食,避免咀嚼手術區域,以防刺激傷口。
恢復期的飲食調整
當牙齦逐漸恢復後,可開始攝取較豐富的營養食物,但仍應注意避免硬質食物。
推薦食物:
• 魚肉、豆腐、燉湯、燕麥粥、蒸蔬菜。
• 新鮮水果與蔬菜有助維生素攝取。
避免食物:
• 堅果、魷魚乾、甘蔗等硬質或黏性食物,以免影響植體與牙齦修復。
哪些食物會讓牙齦發炎更嚴重?
以下食物會增加細菌滋生與發炎機率,建議高雄牙周病患者盡量避免:
• 含糖飲料與甜點:容易促進牙菌斑形成。
• 高鹽、高油食物:影響牙齦循環與修復。
• 含酒精與咖啡因飲品:會造成口乾,減少唾液保護力。
控制飲食習慣能讓治療效果更加穩定。
牙周病患者的日常飲食建議
• 每餐後以清水漱口,減少食物殘留。
• 攝取均衡飲食,避免極端素食或高糖飲食。
• 補充足夠水分,維持口腔濕潤。
• 定期回診追蹤,確認牙齦恢復情況。
養成正確飲食習慣,有助牙齦修復與整體健康。
結語:良好飲食,讓牙周治療更有效
牙周病治療並非只靠醫師,飲食控制與營養攝取同樣關鍵。高雄牙周病患者若能遵循專業建議、調整飲食結構,就能加速牙齦癒合、降低復發風險,從內而外重建健康笑容。

